书接上回,前面提到李云龙跟山本一木斗智斗勇,在虎亭据点开展了伏击与反伏击,再反反伏击等一系列谋划。
最终李云龙临场抗命,决定率领一营到最佳观测点观察鬼子动向,结果正好遇到鬼子观摩团也到达最佳观测点,观察山本特工队表演进攻八路军总部的戏码。于是一场伏击战打下来,将这支观摩团全部歼灭,也让山本预感不妙,觉得是自己的计划泄露,误入了八路军圈套,从而停止了进攻。
但是,鬼子吃了这么大一个亏,又怎会善罢甘休。不久的将来,随着筱冢义男发动的A号作战计划,李云龙的部队又跟他们碰到了,但这次……独立团损失惨重!
杨角风谈《亮剑》系列文章第8期:李云龙能舍命救张大彪,为什么却不救奉为宝贝疙瘩的孙德胜?
一、
我们从上帝视角来看,李云龙伏击鬼子观摩团确实属于误打误撞,因为事先他也没想到会逮到这么一条大鱼。
这也导致楚云飞也没想明白,临走前那是相当好奇,问李云龙:
“你既没有情报,又没有指示,你怎么知道那条路上就一定有仗可打?你凭什么,是直觉,还是别的?”
李云龙能怎么说呢,要不就是凭直觉,感觉虎亭据点的鬼子大规模调动肯定有猫腻,所以才抗命来这里观察一下。还是说,自己具备未卜先知的能力,能预料到这边肯定有鬼子军官出没?
于是他略一思考,给了楚云飞一个非常李云龙式的回答:
“很简单,凭的是对手不知道我的厉害!”
哈哈,这句话也是一语双关,既是在讲字面意思小鬼子不知道他李云龙的厉害,轻敌。也是在说楚云飞,你也不知道我老李的厉害,即便观摩了整场战斗也摸不清我。
事实上,李云龙并没有说错,筱冢义男也好,山本一木也罢,他们只知道几次栽在李云龙手里,却除了知道李云龙叫李云龙以外,再没有其他信息。古语云,知己知彼百战百胜,在不知道对手情况的前提下,贸然出击,可不就中了李云龙的埋伏,吃了大亏。
但凡他们知道李云龙就是不按套路出牌的主,伏击观摩团也确实是误打误撞的话,山本一木也不会眼看就要攻破赵刚防守的断崖,却担心中埋伏,而选择撤退了。
二、
时间很快来到了1942年,鬼子侵华总司令冈村宁次,对晋中进行了残酷的大扫荡,筱冢义男借此机会发动了A号作战。
随着鬼子的大扫荡进行,李云龙的独立团也处于被包围的状态,为了能突破包围圈,他也做了战前讲话。提到这次虽然是突围,但我们也要把它当成是进攻,向敌人发起正面进攻:
“记住,全团哪怕只剩一个人,也要继续进攻,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!”
没想到,李云龙的这句话竟然真的应验到了骑兵连身上,因为在不久的将来,连长孙德胜带领骑兵连全部牺牲在了冲锋的路上……
这次突围,李云龙率领的独立团依然采取,当初他率领新一团在苍云岭对付坂田联队的方法,用正面进攻的方式突围。只可惜,此次战斗李云龙面对的鬼子,甭管是从数量还是素质上看,都要超过坂田联队。
这就导致,李云龙依然采取之前向敌人进攻的方式突围时,损失惨重,进展并不顺利。又由于独立团战士们个个英勇无畏,拼死向前。那骑兵连将士也是其中一员,再加上骑着马,本身就比其他士兵跑得快,结果就是先其他人一步,冲进了鬼子的包围圈。
等到骑兵连长孙德胜意识到不对劲后,已经来不及了,鬼子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。尤其是鬼子的骑兵联队,对独立团的骑兵连更是穷追不舍,根本就甩不掉。
三、
就这样,《亮剑》这部电视剧中最感人,也最扎心的一幕发生了。
当时骑兵连冲锋出一段距离后,就发现鬼子围了过来,而且有一队鬼子骑兵一直跟在后面。虽然战士们拼命射击突围,但随着子弹打光,也已无济于事。
既然突围无望,骑兵连连长孙德胜也就决定不再走了,而是转过来命令战士们上好刺刀,决定就在此地跟鬼子骑兵决战。
此时黑岛森田大佐,也是黑岛骑兵联队的联队长,见到骑兵连在进行自杀式进攻后,惊讶万分,不由得感慨一句:
“困兽之斗,勇气可嘉,这几个(侮辱词汇)军人,倒是很有血性!”
这里多说几句啊,这个黑岛森田还是蛮厉害的,第一集的时候还是坂田身边的一个参谋长,现如今摇身一变,成了骑兵联队长了,不得不服!是啊,你以为你换了个马甲,没去领盒饭,我杨角风就不认识你了吗?
到这里,很多人就不理解的一个画面发生了,那就是骑兵连没有子弹了,没办法射击,只能上刺刀跟鬼子拼白刃,这是无奈之举。可是,鬼子还有子弹啊,他们为什么也停止了射击,选择跟骑兵连对峙,也上了刺刀要打白刃战呢?
要知道,刚刚八路军独立团的骑兵连战士在前面逃跑时,鬼子在后面追击,也在不停的放枪。此时骑兵连战士已经停止了逃跑,鬼子难道良心发现,手下留情,突然就不射击了?
四、
要想解释这个问题,就得从李云龙创建骑兵连说起,毕竟现代化战争,战车和坦克才是王道,为什么还有人把骑兵当成宝贝疙瘩?
当时交通不便利,八路军又没有什么摩托化的工具,即便给李云龙汽车和坦克,他既养不起,也不会修,搞不好找个能开的人都难。在当时的环境下,能有匹马是相当奢侈的一件事,很多时候交通都得靠步行,或者驴子,骡子啥的。
事实上,李云龙奉为宝贝的不是马,而是机动力!有了机动力,就拥有了比步行更快的包抄力和分割力,就可以快速深入敌后袭扰,包抄,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。
最起码,派个骑兵出去,你能获得的情报和信息,要远比派几个步兵去打探要更开阔一点。
其实不仅八路军,国军那边也是把骑兵当成宝,在双方武器弹药方面差距悬殊的时候,选择骑兵冲锋也是无奈的一种选择。而日军这边,其实资源也很有限,不然也不会被人调侃他们的坦克薄皮大馅了。
虽然骑兵放到欧洲战场上,是被狂虐的主,但在亚洲战场上还是能发挥很大的作用。就比如我们常说的三八大盖,也是鬼子陆海军最主要、最基本的武器。它的有效射程也就500米,还是那种拉一下栓,开一枪的那种。而骑兵冲锋500米,最快速度的话,大约一分钟就能冲到面前。如果面对的是几个鬼子兵,那用骑兵秒了他们,分分钟的事。
五、
事实上骑兵部队也不是一开战就冲锋,很多时候都是下马当高机动步兵使唤,关键时刻才会上马冲锋。
李云龙反扫荡之战时,孙德胜一开始也没有率领骑兵连冲锋,同样是下马躲在后面,把骑兵连战士当步兵使唤。等到李云龙下令全团冲锋的时候,他才带领骑兵连迅速冲击,打开了一个缺口,给独立团创造了宝贵的突围时机。
因为鬼子也有骑兵在追击,所以骑兵连才会左突右防,最终没能逃脱被堵住。若是鬼子没有骑兵联队迅速堵上缺口的话,李云龙的独立团也不会造成这么大的伤亡后,才突围出去。
而且,若是遇到那种崎岖的山路,坦克和汽车也没有马匹好使。这也是二战时期,很多国家的军队里,都会设立一个骑兵,即便不打仗,也可以用于侦查。
由于日军也没有到过欧洲战场,受过钢铁洪流的蹂躏,当然,他们其实也被苏联抽过脸。1939年的诺门坎战役,就被苏联的钢铁洪流打破了胆子,从此再没敢往北进犯一步。
有部电影就拍的很好,鬼子军队拼尽全力,用自杀式攻击的方式灭掉了苏联的几辆坦克。就在他们庆祝惨胜的时候,又感觉到了地下土地的震动,抬眼一看才知道,刚刚灭掉的几辆苏联坦克不过是热身赛,真正的大部队在后面呢。
是啊,光是跟人家苏联的先头部队打,就已经拼尽了全力,还怎么跟人家大部队打呢?
六、
对于鬼子来说,他们其实也知道,尤其是在波兰骑兵对战德国战车惨败的事情发生后,他们曾极度热衷的骑兵白刃战时代已经过去。
但是深受武士道精神影响的鬼子,就跟不肯放弃步枪上上刺刀,以及军官必须佩刀一样,自然不肯放弃身为骑兵的荣耀。所以,当面对已经没有子弹的八路军战士,自然也想用冷兵器对决的方式,来体现荣誉感。
况且,经过这么一场追击战,虽然鬼子的武器弹药要多一些,但也不至于每个骑兵都还有子弹,总得有几个鬼子骑兵要亮出刺刀来。那其他人见有人亮刺刀,自然也不能自甘落后,毕竟此战甭管是士兵的素质和能力,还是数量,鬼子都是稳赢的。
而且,以当时双方的距离来看,八路军骑兵战士冲锋,鬼子真开枪的话,也很难打中,若是没打中,基本也就失去了开第二枪的机会。若是大家交杂在一起,再开枪的话,也会存在误伤的情况。
最后,骑兵嘛,马匹很重要,鬼子开枪的话,也会存在射中马匹的情况。这对于必胜的鬼子来讲,也是一种浪费,没有必要浪费子弹的同时,还浪费马匹。
所以,鬼子骑兵联队,在面对绝对弱势的八路军骑兵时,尊重对手,也等于尊重自己。你用刀,我也用刀,你冲锋,我也冲锋,你砍杀,我也砍杀。
最后鬼子厚葬骑兵连战士,虽然有美化鬼子的嫌疑,但不可否认的是,他们也有种惺惺相惜的情感在里面。
七、
正所谓,尊重对手,就等于尊重自己,骑兵连以这种异常悲壮的方式迎来最后一战,这种壮烈不仅属于骑兵连,也属于骑兵这个古老的兵种。
最终,孙德胜率领的骑兵连战士,在几轮进攻后,损失殆尽,自己也被砍断了一条胳膊。他忍着剧痛,怀着对鬼子的仇恨,高举马刀,再一次喊出:
“骑兵连,进攻!”
而随着悲壮音乐的响起,独立团骑兵连连长孙德胜,最终倒在了进攻的路上。他也用实际行动阐述了不怕牺牲的“亮剑”精神,捍卫了身为一名八路军战士的尊严。
因为整个骑兵连战士,都没有临阵脱逃,选择了正面进攻,这才赢得了鬼子的敬佩,用决斗的方式成全了对方。若是孙德胜没有选择冲锋,而是选择了逃跑,那鬼子也必然会开枪。
这就回到咱们的题目了,孙德胜绝对是李云龙的心腹大将,也是他捧在手心的宝贝疙瘩。当初孙德胜是石友三的部下,因为对他有救命之恩,所以中原大战时孙德胜要多拼命就多拼命,为此还负伤两次。
但是石友三后来当了汉奸,孙德胜就不干了,即便有救命之恩,也不再为他效力:
“但这次让我当汉奸,我决不......我孙得胜这辈子没想过升官发财,咱也不是那块料,但是,既然做了军人,那就要做一个不怕死的军人!国家有难,小鬼子兵临城下,我们这些军人不上,谁上?”
八、
李云龙非常欣赏孙德胜,在他获得一个连队的骑兵装备后,二话不说就用五挺机关枪从丁伟那把孙德胜给换到了独立团。
事实证明,李云龙的这个买卖赚大发了,孙德胜带领的骑兵连队,训练严格,战斗力也是杠杠的。后来在歼灭山崎大队的战斗中,骑兵连战果丰盛,李云龙还问孙德胜,这没有马,怎么也跑这么快?
孙德胜就讲了:
“这没办法,我们骑兵连是按照您的命令,最后发起进攻的。可是没有马,我们也比步兵快,这徒步的骑兵到底还是骑兵!”
结果李云龙心疼了,这一仗原本他不想让骑兵连上的,是孙德胜满含委屈的请求,并抓住团长说话的漏洞才勉强上的战场。而且,也是按照李云龙的要求最后发起进攻,以减少伤亡。在李云龙的心目中,骑兵确实是宝贝疙瘩,平时的战斗舍不得用。
以至于其他战士都要讽刺一下:
“你们骑兵连人的是宝贝疙瘩,马是宝贝疙瘩,总不能马刀也是宝贝疙瘩吧?借我们使使,等砍完鬼子再还给你们!”
既然骑兵连是李云龙的宝贝疙瘩,用他自己的话讲,就这么一点家当,不能把骑兵当步兵使唤,好钢得用到刀刃上。
可是,这次反扫荡,李云龙为什么却把骑兵连当成了先头部队进攻。而且,从李云龙在新一团时就灌输的不能丢下一个弟兄的思想,却在面对骑兵连时,没有去救呢?
九、
确实,李云龙向来是一个性情中人,为了自己的兄弟,什么都能豁出去。
比如第一集跟坂田联队的战斗中,李云龙率领新一团顺利突围后,因为有人汇报张大彪还在后面没跟上,他二话不说,带着弟兄就冲回去救援。
还有后来的和尚魏大勇被黑云寨的人杀掉后,李云龙当场就炸毛了,不顾丁伟的劝阻,哪怕彭老总枪毙了他,也要为和尚报仇。最后硬是率领部队,将整个黑云寨土匪给灭光了,这才消气。
还有赵刚后来受伤,李云龙更是背着他走了一夜的山路,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绝不会丢下一个兄弟的承诺。
可是,为什么面对孙德胜被鬼子骑兵包围,李云龙却没有率众前去救援呢?
事实上,李云龙在自己的宝贝骑兵连被包围后,并没有放弃他们,而是第一时间率领部队回去救援。试图打开一个缺口,让骑兵连从这里撤出来,大家一起突围。只可惜,鬼子的火力实在强盛,一次冲锋就伤了一个排,再冲锋,这点兵力就全交代在这里了:
“再说,冲进去也白搭,你看,鬼子骑兵足足有一个联队,不能让战士再冒险了,快撤!”
但李云龙依然不同意:
“老赵,不能丢下骑兵连,咱独立团没这个规矩!”
随后,赵刚不顾李云龙的反对,直接命令队伍撤退,并将摔了一跤的李云龙一起架走了……
为什么此时的李云龙没有坚持,难道仅仅是因为病了,或者摔了一跤就能带过去了?
十、
大家看上面这张截图,李云龙的表情其实已经告诉了大家,骑兵连是必须得丢下了。
为什么这么说?
很简单,李云龙之前舍命救张大彪,是因为他当时手里有一个团的兵力,而且敌方的指挥部被炸毁了,他成功救援的概率很大。
而此时,他手里的兵力只有一营的一个连,这点军队,对战鬼子一个骑兵联队,基本就是送死的行为,根本就无法完成救援的任务。
其次,之前李云龙就说过,好钢用到刀刃上,其实就是指这个时刻。还记得孙德胜在部下告知骑兵连已经被包围时,说了一句什么吗?
“没关系,咱们在这拖住敌人的骑兵,反正团长他们已经出去了!”
也就是说,骑兵连此时的任务就是拖住鬼子骑兵,不然以鬼子骑兵的包抄能力,李云龙的独立团根本就无法突围出去。换句话说,骑兵连此次出击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,若是顺利,在拖住骑兵的同时,还能顺利撤退。若是不顺利,那就是必然要牺牲的,用骑兵连的牺牲,换取独立团的生机。
最后,打胜仗时,确实不能丢下战友,这是规矩。但是,若是打了败仗,还不丢下用生命给自己铺路的战友,那就辜负了战友的牺牲了。
要不怎么说李云龙离不开赵刚呢?
也体现在这里,好人让李云龙去当,毕竟他要带队伍打仗,保证凝聚力和士气。那坏人就得政委来干了,下达放弃救援骑兵连的命令,换还活着的将士一条命。
但赵刚坏人没当多久,因为随后突围出去的他,又带人返回来救李云龙跟魏大勇了,算是又捡回了独立团的规矩。
当然,这期间也存在诸多细节,因为篇幅关系,咱们下回再讲!
我叫杨角风,换种视角看《亮剑》,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,喜欢就请关注吧!
炒股杠杆平台排行榜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